芯片工作原理 ICRoute

 

购买开发板B-LD3320模块M-LD3320, 芯片LD3320请发EMail联系Email : info@icroute.com

 

LD332X系列语音识别芯片的工作原理:

LD3320提供的语音识别技术,是基于"关键词语列表"的识别技术:ASR(Auto speech recognition )技术
语音识别芯片完成的工作就是:把通过MIC输入的声音进行频谱分析->提取语音特征->和关键词语列表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对比匹配->找出得分最高的关键词语作为识别结果输出。

语音识别芯片能在两种情况下给出识别结果:
1) 外部送入预定时间的语音数据后(比如5秒钟的语音数据),芯片对这些语音数据运算分析后,给出识别结果
2) 外部送入语音数据流,语音识别芯片通过端点检测VAD(voice activity detection)检测出用户停止说话,把用户开始说话到停止说话之间的语音数据进行运算分析后,给出识别结果

对于第一种情况,可以理解为设定了一个定时录音(比如为5秒钟),芯片在5秒钟后,会停止把声音送入识别引擎,并且根据已送入引擎的语音数据计算出一个识别结果。

对于第二种情况,需要了解VAD的工作原理:
VAD(Voice Activity Detection) 技术是在一段语音数据流中,判断出哪个时间点是人声的开始,哪个时间点是人声的结束。判断的依据是,在背景声音的基础上有了语音发音,则视为声音的开始。而后,检测到一段持续时间的背景音(比如600毫秒),则视为人声说话结束。
通过VAD判断出人声说话的区域后,语音识别芯片会把这期间的声音数据进行识别处理后,计算出识别结果。

需要说明的是,除了以上两种情况外,语音识别算法无法"主动"地判断出是否识别出了一个结果。这是因为,在计算的过程中的任何时刻,语音识别器都会对已送入识别芯片的声音数据进行分析,并根据匹配程度为识别列表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打分,最匹配的打分最高。
但是,由于识别算法不知道用户后面是否还继续说语音,所以无法"主动"地判断已经识别出一个结果。
比如,识别列表中有两个关键词语分别是"李晓"和"李晓明",当用户说到"晓"这个音节时,在识别芯片内部是"李晓"的得分最高,但此时识别芯片是无法给出识别结果。随着用户说出"明"音节后,"李晓明"则成为得分最高。此时,用户停止说话,或者是定时录音已到,使得识别芯片可以判断出用户已经停止说话了,才能给出识别结果是"李晓明"。